Search

【情緒教育繪本,我這樣選,這樣使用】

大家好,今天應觀眾要求來推薦繪本了!
  • Share this:

【情緒教育繪本,我這樣選,這樣使用】

大家好,今天應觀眾要求來推薦繪本了!

首先,我想先簡述一下情緒教育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又能夠提供幼兒什麼樣的幫助。我認為對這件事有一個至少概略上的了解,會比較知道買了繪本之後該做什麼比較好。

嬰兒從一出生就可以感受情緒,他們並不是完全一片空白,但是在這個階段他們處於完全對世界開放的狀態,所以他們的情緒跟周遭大人的情緒時常混淆不清,也沒有能力理解事件跟情緒之間的因果關係。至少要等到一歲之後,孩子各方面的身體能力都增強,開始積極主動探索世界,理解世界的運行方式的時候,才會清楚理解「我」這個概念,從「我想」「我不想」「我要」「我不要」開始產生最初階的,專屬於「我」的情緒。

兩歲左右很難搞的「#不要不要期」其實就是「#情緒經驗建立期」。因為開始有自己的想法,有主見,有期待,那就會遭遇到被拒絕,溝通失敗,期望落空等等引發的情緒反應。而因為幼童對這些情緒都非常陌生,所以非常容易被情緒吃掉,完全喪失理智。這個階段的孩子需要的是「辨認情緒」和「感受情緒」,讓他們知道這種不舒服的可怕感覺不是他們的內心「壞掉了」,只是一種情緒反應,就可以幫助他們冷靜下來。孩子越早掌握情緒相關的詞彙,就越容易透過這些詞彙溝通,家長會越容易了解孩子,孩子的情緒也會越穩定。

所以在兩歲開始,或者想要提早一些,一歲半開始,就可以開始跟孩子聊聊各種不同的情緒,幫他建立基礎。如果已經超過這個年紀,那就可以立刻開始。

這個階段我推薦《#我的感覺》系列。

這一套繪本總共有八本,分別是《我很想念你》、《我好難過》、《我好害怕》、《我好生氣》、《我好擔心》、《我好嫉妒》、《我喜歡我自己》《我會關心別人》。這八種情緒剛好涵蓋了幼兒最開始經歷的情緒種類,所以是很好的打基礎教材。

這套書的畫風很溫和可愛,用字簡單清楚也充滿鼓勵的溫暖,舉例的情境都是一歲後的幼兒可以立刻了解的,裡面還提供了一些讓幼童安撫自己的方法。像是在《我很想念你》裡面就說:「如果你很想念爸爸媽媽,可以畫畫圖,可以看看書,可以跟其他的大人一起做其他的事,然後很快的,爸爸媽媽就會來接你了。」這些簡單的建議常常讓我會心一笑,既實用又讓人安心。

第二本我推薦的是《#彩色怪獸》,這本書著重的是辨認和感受情緒。

故事情節非常簡單,彩色怪獸起床以後整個心情亂七八糟的,所以他的顏色也是亂七八糟,小姊姊看到了就表示:「吼,你要把情緒分清楚才行啊!!」,然後就幫忙他抽絲剝繭,把「快樂」、「傷心」、「生氣」、「害怕」、「平靜」等等五種情緒用五種顏色代表,裝進不同的罐子裡。

這本書非常了不起的地方就是使用「分裝在罐子裡」這個對幼兒來說非常清楚的概念來把「分辨情緒」這麼抽象的事情具體化。(每個幼兒都會經歷一段「愛歸類」期)同時文字的描述也讓幼兒很容易捕捉體驗到這個情緒時可能有的感受。例如「害怕是個膽小鬼,他就像小偷一樣,總是躲躲藏藏,不斷逃跑。當你害怕時,你會覺得自己好渺小,好沒價值⋯⋯甚至會覺得,自己什麼事都做不好。」

這裡面的描述甚至幫助了我這個大人了解了我的情緒。當我看到「覺得自己好渺小」的時候居然有恍然大悟的感覺,才知道我一直都不知道這樣的感覺其實是害怕。

蕃茄大約在兩歲左右讀了這本書,那之後我們就經常使用「你現在的心情是什麼顏色呢?」來溝通,也意外讓我發現蕃茄在回答顏色的時候非常篤定,如果他說是「紅色」就是「紅色」,如果我問他「不是黑色的害怕嗎?」他會非常堅定地搖頭,我覺得這個經歷證明這本書裡對情緒的描述是非常精準的,讀了之後孩子對這五種基礎情緒的了解會非常清楚。

在使用以上的書的時候,我經常會追加一些蕃茄生活上的例子,來讓他更能想像這些情緒是什麼感受,或者是用書上的例子來反問他這個情況是什麼感覺。例如書上說「媽媽開車送我去學校,然後就要離開了,我好想念媽媽。」我就會把它改成「爸爸騎腳踏車送你去學校,然後就要離開了,你這時候會想念爸爸嗎?」

這時候蕃茄常常會問:「什麼是想念?」我就會說:「是很希望吧爸不要走,可以跟你一起在學校的不舒服的感覺。」

這樣的詢問跟對話可以讓我們知道孩子是不是真的有理解這個情緒,還是只是似懂非懂聽過去而已,#所以千萬不要只把書上的文字念過就好,一定要拿切身的例子再多聊一點!

等孩子再大一點,三四歲左右,明顯感覺到情緒感受又更複雜的時候,我推薦《#菲力的17種情緒》。

這是一本非常適合拿來「聊」情緒的互動繪本。繪本裡介紹了17種不同的情緒情境,例如「菲力好得意」、「好奇的菲力」、「呼,菲力鬆了一口氣」等等,每一種情境都附上一個簡單的小故事,四種其他讓菲力有相同情緒感受的事件,最後是感受到這種情緒時的表現。

以「菲力生氣了」為例,一開始的情境是爸爸要把菲力的玩偶皮皮拿去洗,菲力不要,結果就生氣了。其他「什麼事會讓菲力生氣呢?」的單元就介紹了「有人要拿走他的玩具」、「他沒辦法自己穿鞋子」等等,最後說明菲力生氣時會「臉色很難看」、會「瞪人」。

我時常跟蕃茄抱著這本書,隨意翻開一頁,就開始討論「這個時候你會生氣嗎?」、「還有什麼事情會讓你生氣呢?」「不是生氣的話,是什麼情緒呢?」「你生氣的時候會瞪人嗎?不會的話你會做什麼呢?」光是這樣就可以聊上好久。現在上學了之後還可以拿來問「你有朋友會因為這樣生氣嗎?」、「那他生氣的時候會做什麼?你怎麼知道他生氣了?」像這樣同時也增加他對其他人的情緒的理解。

以上的《#我的感覺》《#彩色怪獸》和《#菲力的17種情緒》就是我今天想推薦的繪本。

也許會有些人問,那有一些例如《吼!我生氣了!》或是《蟲出沒,熊小心!》這一類故事型的情緒繪本,怎麼都沒有推薦?

這種類型的繪本我有買過,但是我發現在應用上比較困難。因為幼兒的人生經驗太少,有些時候故事裡的情境如果跟蕃茄生活中會遇到的狀況相差太多,他讀了就會一頭霧水,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意願想要再讀。反而是我今天推薦的那一些,因為沒有把情境說死,著重在觀察內心的感受和表達的方式,蕃茄真的非常喜歡,可以一讀再讀都不會膩,也讓我們很輕鬆的就可以有一段很親密的談心時間。

最後想要囉唆一下,在之前的文章曾經提過,「情緒教育」包含好幾個層面,有「辨認情緒」、「感受情緒」、「接納情緒」、「表達情緒」等等,我在這裡都沒有提到跟「#表達情緒」有關的書。這是因為六歲以下的幼兒,感受到的情緒都還非常強烈,在這個階段要求他們在當下有能力「選擇適切的方法表達情緒」其實是非常困難的。著重在辨認/感受/接納情緒這幾個層面,在目前的階段就已經相當夠用,也夠家長忙的了!

以上,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這三本書的圖片我放在留言板了,有需要可以參考!

[蕃茄家的塗鴉牆--情緒繪本](https://padlet.com/tomatogreenlife/c8wfv0bmfjn6c4fv)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安,傑克和蕃茄。高敏感一家吵吵鬧鬧的生活經驗分享。
View all posts